优质优价奖补让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产业“点绒成金”

频道:滚动新闻 日期: 浏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王娜 毕希日乐图

近日,“中国绒都”第二届优质优价奖补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举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检测中心对2024年收储的分等分级优质羊绒检测结果,大会向1621户养殖户发放了1265.8万元的奖补资金。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更多合作社和农牧民参与羊绒优质优价事业,提高了他们养殖优质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发展羊绒产业的信心。

优质优价奖补让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产业“点绒成金”

傲云毕力格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的牧民,在此次奖补大会上获得了20余万元的羊绒补贴,成为大会的“最大赢家”。这已是他连续两年获得优质优价奖补。

清晨6点,傲云毕力格的羊圈早已热闹起来。他熟练地翻开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每只种羊的配种时间、免疫记录,特别是用红笔标注的“14.5微米”字样格外醒目。

“好羊绒是‘喂’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傲云毕力格指着档案柜里整齐排列的饲喂日志说。通过科学调整饲料配比、严格把控血统纯度,他家3000多只白绒山羊已连续两年保持超细羊绒品质。2022年,他被评选为优质羊绒收储核心户,2023年获得了8万余元的羊绒补贴。

傲云毕力格说:“去年,我一共获得了22万元羊绒优质优价补贴,感到特别高兴。下一步,我们要把羊绒细度做得更好、更细,并带动身边牧民共同享受优质优价补贴政策。”

从“老把式”到“新赢家”,鄂托克旗羊绒产业的奖补政策不仅让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持续增收,更推动着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重视对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科学化管理。莎仁满都拉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他首次获得羊绒优质优价补贴,切身感受到了科学养殖带来的实惠。

“71783号母羊,羊绒细度13.7微米。”鄂托克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畜牧师乌兰其其格手持检测报告,向牧民莎仁满都拉详细讲解着每只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绒毛品质数据。如今,这份精准数据成了莎仁满都拉抓绒工作的“指南针”。

“以前卖绒全凭商贩的眼力,现在有了这些科学数据,我们心里更有底了。”莎仁满都拉轻轻捧起一捧刚剪下的羊绒,在阳光下,细密的纤维泛着丝绸般的光泽。这位曾经的普通养殖户,在2022年做出重要决定——淘汰粗绒母羊,通过基因检测精选种羊。如今,他精心培育的300只核心羊群,羊绒细度已稳定控制在13.7微米。

近年来,鄂托克旗从种源着手,通过选种选育,改善绒山羊的生产性能,推动阿尔巴斯绒山羊超细型、绒肉兼用型、高繁型优质种群的建立,带动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奖励和技术帮扶,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和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推动阿尔巴斯绒山羊种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使绒山羊养殖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鄂托克旗羊绒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不仅让“软黄金”真正变成了“硬通货”,更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上一篇新华全媒+丨第九届丝博会开启国际经贸合作新航程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