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构建零工市场“一县区一模式”激活稳岗就业新动能

频道:滚动新闻 日期: 浏览:

原标题:吴忠市构建零工市场“一县区一模式”激活稳岗就业新动能

吴忠日报讯(记者吴海燕)今年以来,吴忠市聚焦灵活就业群体需求,建成6个零工市场、9个零工驿站,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在提供岗位对接、信息发布等基础上,设置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多项延伸服务,日均储备灵活用工岗位2000余个。截至4月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37万人,同比增长25.3%。

今年2月份,同心县河西镇朝阳村村民马秀春和杨合车夫妇通过当地零工驿站实现了务工增收。“我们夫妻想去外面打工挣点钱,又怕自己找的工作不安全,驿站工作人员向我们推荐了广东惠州的TCL公司。现在我俩都已经入职了,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工资。”马秀春笑着说。近年来,同心县创新打造“零工驿站+劳务经纪人”协同服务体系,实现零工就业的精准化对接、组织化输出和全程化服务。今年年初以来,以3个零工驿站为载体,该县主动赴浙江、广东、内蒙古等地“访企问需”,在鄂尔多斯光伏基地、包头设施农业园区等地建立稳定用工渠道,开通19批次“点对点”包车,将1691名务工者送往粤、桂、甘等地。同时,带动336名经纪人、142劳务合作社铆足劲拓市场,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让“体力型”输出迈向“订单式”精准输出。

今年3月份,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和兴村村民黄静静找了两个月工作都无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红寺堡区零工市场。“工作人员问了我的求职意向后,耐心细致地讲解了企业的招聘条件和薪资待遇,最后介绍我到浙江宁波汽配厂务工,现在每个月工资能拿到6500元,完全超出我的预期,我老公知道后也打算跟着我一起干!”黄静静说。今年,红寺堡区依托闽宁协作资金23万元打造劳务服务中心,整合4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源,主动为务工人员匹配适合岗位,变“盲目蹲守”为“精准推送”。该零工市场运营以来,已促成697人次成功就业,岗位匹配度显著增强。

“我今天一早就来市场揽活儿,工作人员帮我介绍工作,早晨已经拉了两趟活儿,今天能挣300元。”5月20日,在盐池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零工市场拉货的居民李卫民高兴地说。今年以来,盐池县争取闽宁社会帮扶资金40万元,建设完成盐池“码上就业”零工平台,涵盖PC端、手机端,实现管理平台、数据可视化展示,通过平台发布、线下登记等途径,广泛收集企业、商户、居民对非全日制用工、季节性、临时性用工的需求信息。目前,在8个乡镇(街道)、102个村、13个社区建立就业服务驿站,组建微信就业帮扶群,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