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原标题:请君入瓮
赵春青/图 陈曦/文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对外通报2022年以来该院涉公司内部治理引发与员工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新入职员工挂名担任“董监高”(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逐年增多,法律意识欠缺的应届毕业生已成为部分公司内部管理失控后“金蝉脱壳”“甩锅跑路”的重要围猎对象。
企业设立“董监高”,初衷是构建科学治理结构、保障企业有序运转,也便于在经营出现问题时厘清权责。然而,部分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为逃避债务、规避风险,通过诱骗等方式将毕业生登记为“董监高”,甚至衍生出“挂名”黑产链。一旦企业陷入危机,“被挂名”的员工往往自证难、维权难,还可能背上巨额债务,个人征信和职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毕业生求职时务必“擦亮眼”,“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会有,不要随意签署文件、提供个人信息等。有关部门则须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工商登记审查,别让职场新人成为商业投机者的“提线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