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通讯员 朱汧
位于渝东南的武陵山脉,夜幕下万籁俱静。在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8东平台,数盏探照灯把井场照射得如同白昼。14台电驱压裂撬排列整齐,开足马力向地层注入压力。
“过去页岩气开发使用的是柴油驱动的压裂机组,不仅能耗大、噪声大,废气排放等也会带来环保问题。”承担施工任务的江汉石油工程公司井下测试公司JH-YL106酸化压裂队队长尹金介绍,围绕绿色低碳发展,该公司成立了全电驱压裂队伍,积极推进绿色施工新模式。
最早参与项目试验的时任队长曾凡矫回忆,由于没有成熟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全电驱之路最开始走得并不轻松,有些队员甚至打起了“退堂鼓”,觉得不可能成功。
“没有路,就蹚出一条路来。”曾凡矫说,一边给队员们加油鼓劲,一边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电气设备知识。通过组织队干部和操作骨干先学一步,对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等逐一摸索,边学习边实践,在排除了一个个疑难杂症后,新设备应用逐步走上了正轨。
在焦页18东平台现场,一车重达40吨的压裂砂,在操作人员的遥控指挥下,缓缓传输至砂罐中。此情此景令尹金感触颇深,“过去加砂区和混配区共需要6名员工,涉及高空作业,现在仅需要一人远程遥控指挥系统就能完成,不仅降低了安全风险,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了。”
尹金介绍,自动化、智能化压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为此,他们抽调技术骨干成立创新工作室。每一个技改项目大家都共同参与,人人争当革新能手。
“涪陵页岩气田是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争当先锋、争创示范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尹金表示,近年来,他们在中石化、中石油市场创造了多项施工纪录,实现了施工效率、经济效益和绿色环保三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