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蒋少萱
阅读提示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截至2024年6月,该区共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135份,覆盖企业140家、职工8.1万余人。
“按照公司实行的能级工资制,我每个月能多领好几百元职称补贴,之前还有同事去外面参赛获奖,还拿到了特殊津贴,我也打算往这方面钻研钻研!”近日,广西惠科精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徐建华告诉记者,得益于公司签订的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他在工作中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如何将产业工人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职务与薪酬挂钩?如何将薪酬待遇与职工创新成果、所获先进荣誉、学历提升等相联系?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不少企业从中找到适合自己与职工共同进步的新路子。
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徐建华所在的广西惠科精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内,据了解,该产业园将是广西首个综合性光电显示产业园区,受全球市场、技术革新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科技创新已成为光电显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合理薪酬机制、稳定产业技能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2023年11月,由北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会联合会、广西惠科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职工方与行政代表,召开集体协商会议并签订了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区域性能级工资集体合同。
广西惠科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卢慧娟介绍,公司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津贴标准分别为每月800元、500元、300元;职工在各级各类岗位技能比武竞赛中获得较好名次的享受特殊津贴,国家、自治区、设区市、城区、企业级津贴标准分别一次性给予1万元、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对月度优秀员工一次性奖励300元/人;季度优秀员工一次性奖励500元/人;年度优秀员工一次性奖励1000元/人。
目前,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区域性能级工资集体合同惠及职工1192人,为打造广西首个区域性能级工资集体合同奠定了坚实基础。参照惠科产业园能级工资集体合同签订的经验做法,北海市总工会迅速组织各基层工会开展相关人员培训,对工作流程、合同内容、协商技巧进行梳理和传授,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广西农垦珠光农场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也相继签订了能级工资集体合同,大大调动和发挥了广大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开创提升自身价值同时反哺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激发职工内驱力助企业提质增效
“公司构建能级工资体系后,我们学习技术、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更高了。”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柳钢集团)技能专家周磊对记者说。据悉,柳钢集团现有产业工人占比超过70%,已成为生产绝对主力军,在集团公司提质增效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柳钢集团以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为契机,聚焦产业工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柳钢集团工会主席刘红新告诉记者,工会在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时,力求在职工技能升级、获评各类荣誉、技术创新成果落地时加大产业工人奖励比例、名额和奖励金额等事项上取得突破,激励职工主动提升技能水平。
此前,柳钢集团在管理攻关类奖励和科技创新类奖励方面更侧重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涉及产业工人的相关奖励措施相对较少。为使奖励政策更多向产业工人倾斜,基层工会负责人、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纷纷建言,希望能够提高产业工人的奖励成果比例,每个项目奖励人数从不超过8人提高到不超过10人,并且每个项目中层领导不超过2人,中层领导不参与奖励分配,奖励将在年度绩效中体现,让更多参与的产业工人能够获得相应奖励。
当这项议题协商通过后,职工们都感到高兴不已。“这对我们产业工人评业绩评职称更有利了,职业技能晋级后,津贴、福利也就上去了。”周磊告诉记者,能级工资体系激发了同事们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还能实现产业工人自我价值提升,让产业工人有“里子”又有“面子”。
能级工资助企业“拴心留人”
记者在采访企业一线员工时发现,在推行符合企业特色的能级工资体系后,不少工人都萌发出要更加努力的念头,“让自己全方面发展”成为不少人的目标,对岗位的热情度也与薪酬奖励成正比提升。
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誉公司”)通过搭建“多劳多得,技高多得”的薪酬平台和“师傅带徒,比学赶超”的进步平台,助力企业“拴心留人”。该公司建立将职工薪酬与工作成果、技能水平直接挂钩的薪酬平台,使职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还将六堡茶制作工艺以最适合的“师带徒”形式加以传承,有利于六堡茶生产技术的传承和发展,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体现自身价值,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天誉公司自能级工资体系实施以来,员工薪资涨幅超10%,在能级工资的吸引力下,企业人才招聘规模提升30%,人才储备显著增强,同时高绩效员工比例上升,绩效整体提升20%。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联合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引》,将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为该区全面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精准指导。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南宁、柳州、贺州等9个市先后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以百人以上企业为重点,选取了22家试点企业,摸索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协商路径。截至2024年6月,全区共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135份,覆盖企业140家,覆盖职工8.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