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扶梯“小脚印”是对城市文明的温柔校正

频道:滚动新闻 日期: 浏览:

原标题:地铁扶梯“小脚印”是对城市文明的温柔校正

江德斌

据5月19日央视报道,最近,北京部分地铁站内的扶梯上出现了“小脚印”,地铁运营方表示,这些“小脚印”旨在提醒乘客不必“左行右立”,而是可以选择并排站立,并提醒乘客站稳扶好。

“左行右立”曾被视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市民在扶梯右侧站立,将左侧通道留给赶时间的乘客,以期提高通行效率,体现城市的包容与互助。这一习惯在许多城市广泛传播多年后,其带来的安全隐患逐渐浮出水面,其合理性近年来备受质疑。

一方面,扶梯设计的初衷并非用于行走,乘客在扶梯上行走,身体容易失衡导致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长期单侧承重会加速扶梯机械结构的磨损,导致梯级左右承重不均,增加设备故障风险,进而埋下安全隐患。

实际上,北京地铁自2018年起就已取消“左行右立”的倡议提示,并大力宣传引导乘客在乘梯时站稳扶好、注意脚下安全。近年来,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香港等多地也都不再提倡“左行右立”。这一看似细微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安全考量与公共管理智慧,是对城市文明进行的温柔校正,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当然,改变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北京地铁的“小脚印”并未完全统一覆盖,习惯使然,许多乘客仍选择靠右侧站立,少数乘客仍在左侧通道快步行走。可见,之前对“左行右立”的文明宣传深入人心,不少人甚至将其变为肌肉记忆,短时间内较难改变。

所以说,文明规则的调整,离不开观念的重塑。“小脚印”的可爱设计,正是为了缓冲认知冲突,用柔性的视觉语言,代替硬性的安全提示,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新的文明理念。这一经验值得更多地方效仿,“小脚印”标识也可印刷至更多公共场所的扶梯上。此外,还可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海报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小脚印”标识的含义,以及“左行右立”的安全隐患,逐渐提高市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