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托起青年创业梦

频道:滚动新闻 日期: 浏览:

原标题:科技小院托起青年创业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诗瑀

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复合型人才,杨静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云南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杨静在云南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科技小院度过了三年学习时光。去年毕业时,她毅然放弃了云南一地级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机会,回到古生村创业。如此选择的背后,源于她扎根科技小院的实践经历。

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三年,杨静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到古生村科技小院,内向害羞的杨静就被安排入户做种植情况调研。她硬着头皮一家家上门走访,遭遇不理解、不配合又被赶出院门,终于在第四次吃闭门羹后忍不住哭了。当时的她想不明白,一件帮助农户增产增效的好事,为什么会遭到强烈抵触。

直到后来与农户们熟了杨静才知道,只有看到技术转化出好的收益,大家才会放心地配合。这也让她在心里埋下了一个信念:不仅要让农田增产,更要让农户增收,要帮大家把农产品卖出去。

杨静以数商兴农科技小院为阵地,积极推动科技小院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与升级。随着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被打造为各地科技小院学术交流组织“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的活动主基地和大本营,杨静的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协作网的内涵和外延。

去年9月,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杨静在一场直播节目中严选了9个科技小院的22款产品登上直播间,其中,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冷笋上架后被迅速抢空,广西北海海岸带生态农业科技小院的虾干补货两次后依然售罄。

“科技小院的农产品质量都很好,以前苦于没有成熟的销路,现在有了拼多多支持,不仅打开了销路,更提升了品牌效益。”浅尝线上渠道,杨静就感受到了电商平台的订单爆发力,决心把拼多多店铺开起来。近日,她已经上线100余个SKU(库存量单位),覆盖全国2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只等后续完善产品矩阵、优化物流合作,就可以正式销售了。从学校到科技小院再到个人创业,杨静的人生跨越了三个阶段,“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思维眼界都在拓宽,看到农户产品卖出更好的价格、卖到更远的地方很高兴。”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建成科技小院1800多个,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遍布31个省(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