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责任意识亟须“配送”到位

频道:滚动新闻 日期: 浏览:

原标题:外卖平台责任意识亟须“配送”到位

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约谈了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巨头,消息一出迅即冲上热搜,社会关注度可见一斑。这场“监管风暴”直指行业恶性竞争、大数据杀熟、骑手权益保障难等痛点,释放出国家以“硬核监管”护航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利益和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强烈信号,此次约谈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已深刻触及平台企业该如何切实履行好社会主体责任这一重大课题。

平台企业的社会主体责任,包括建立合规的管理制度、明确合规的管理职责、完善合规的管理运行机制、主动履行好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等。一段时间以来,外卖平台“烧钱抢市场—垄断提价格”的套路被诟病已久,部分平台通过“二选一”胁迫入驻商家、利用算法压低骑手配送费等不正当手段生造出各种惊掉下巴的价值理念,这种恶性内卷不仅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更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社会效应。此次五部门集中约谈,相当于给行业划出“电子围栏”,明确平台经济的竞争绝不是“零和博弈”,而应追求多方共赢,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去赢得未来。

另外,“同一家店,会员比非会员配送费贵”“熟客价比新客价高”……这些外卖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潜规则也屡遭吐槽,这种“暗算”行为不仅违反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垄断法,更侵蚀了数字经济时代的诚信基础。约谈中特别强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意味着监管层对“算法歧视”的容忍度将归零,消费者要的不是“满减套路”等各种陷阱地雷,而是明码标价、透明公正的服务以及靠谱的货品质量。换句话说,平台应合规合法赚消费者的钱,但决不能把客户当“数据韭菜”,这是外卖供需市场走向理性健康的内在要求。

从骑手角度来说,他们的权益保障不应捆在平台的自定规则里,国家大力支持平台企业发展,不等于你的领域就是法外飞地。“送餐迟到5分钟扣50元”“高温没补贴”……骑手权益被肆意践踏,且长期处于“平台甩锅、法律模糊”的灰色地带,平台在资本的极度膨胀下,藐视法律法规的胆子也越来越肥。此次将“保障骑手权益”与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权益并列提出,传递出明确信号:平台不能把骑手当作“算法赚钱机器人”来压榨,骑手们是一个能够在有保障、有尊严的环境中工作、为广大民众带来便捷与温暖的社会群体,无论是社保覆盖、报酬合理化还是劳动条件改善,平台都必须履行好这些社会责任。毕竟,万千骑手是维系千亿级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他们的尊严理应成为平台一项重要的KPI。

这次约谈既是警示也是契机,当“合规诚信”成为核心竞争力,平台经济才能实现“既冒烟火气,也能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假如凭借算法霸权拼命薅社会羊毛,那资本的贪婪性必将会被消费者唾弃。广大消费者期待的是:约谈之后,能看到更清爽的消费界面、更公平的商家生态和更有尊严的骑手群体,毕竟,外卖行业的“美味”,不该以破坏市场规则、牺牲各方合法权益为代价,富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企业,一定会走得更远。(黄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