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田丰华 李治新
5月22日,记者从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碳纤维)厂获悉,该厂通过将三维建模技术融入装置培训体系,攻克了本体法ABS装置热油系统培训效率低的行业难题,为企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按下了“加速键”。
本体法ABS装置热油系统因可视化程度低、管线错综复杂,被视为操作培训的“硬骨头”。传统培训依赖平面图纸与现场示范,员工需耗时两三个月方能掌握系统全貌。面对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对人才的紧迫需求,该厂巧妙利用三维建模技术,以蓝、绿、红三色分别标注低温、中温、高温管线,构建动态可视化模型,实现热油流向的立体可视化呈现,使热油流向与系统架构跃然眼前,培训周期大幅压缩。“三维建模让管线‘活’了起来”,参训员工感慨地说:“以前学系统像拼拼图,现在三维模型一旋转,所有细节尽在掌握。”
在创新应用新技术的基础上,该厂同步构建三维立体实训体系:建立“专职讲师-技术专家-岗位能手”的讲师梯队,横向开展“理论推演+模拟操作+现场验证”三位一体实训。特别是以“老党员现场授课+员工逆向提问”双轮驱动,采取场景还原式教学法,在装置建设现场开展管线流程解析、机泵原理研讨等42场专题实训。老党员结合数十年经验,从系统原理到操作要点倾囊相授;青年员工围绕实操痛点精准发问,在互动中深化理解。“这种培训像‘技术对谈’,既解困惑又拓思路,让我能够缩短掌握新技术的时间,更快地成长。”青年员工袁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