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鏖战天路保畅通

频道:滚动新闻 日期: 浏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马建林 马宝青

五月的江南已入初夏,而海拔4484米的昆仑山却迎来立夏最强降雪。

5月21日凌晨,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望昆线路车间管内突遭暴风雪侵袭,能见度不足10米,气温骤降至零下10摄氏度。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20余名职工闻雪而动,在风雪中展开近6小时紧急鏖战,守护“天路”运输生命线畅通无阻。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干线,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常年面临极寒、缺氧、强风等极端环境挑战。

5月21日0时25分许,昆仑山地区气象监测站发布暴雪黄色预警,鹅毛大雪裹挟着7到8 级狂风席卷而来,玉珠峰至秀水河区间部分铁轨积雪厚度迅速超过30厘米,线路正常运行面临严峻考验。

“轨道结冰会导致列车打滑,积雪掩埋道岔将影响行车信号,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该车间主任魏崇德两只手各攥着一部电话焦急的安排着。由党员突击队、青年先锋队组成的抢险分队携带铁锹、扫帚、铁铲、喷灯、除雪机等工具,顶风冒雪奔赴现场。

凌晨3时许,昆仑山上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抢险队员的面罩早已结满冰碴。在零下10摄氏度的严寒中,职工张延林和同事谢楠将跪趴在道岔区,用铁铲一寸寸清理转辙机关键部位的积雪。“手套浸透雪水就徒手扒,手指冻得没知觉就哈口热气接着干。”作业记录仪里,记录着抢险队员用铁锹、扫帚甚至双手开辟通道的身影。

“每年四五月份,青藏铁路格拉段才进入雪季,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养护这条线路。”车间副主任马宝青说。这群平均年龄35岁的“天路卫士”,用“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在生命禁区筑起钢铁防线。

清晨6时,东方既白。近连续6小时奋战,清扫积雪及结冰道岔38组。当满载货物的列车鸣笛驶过望昆站时,满身冰甲的铁路职工在路基旁列队目送,车窗内旅客自发举起的手机闪光灯,在雪原上连成一道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