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对“棍棒教育”说不

频道:滚动新闻 日期: 浏览:

原标题:就是要对“棍棒教育”说不

近日有儿童因遭遇家长(监护人)殴打致死,或疑因遭家暴而自杀的事件,令舆论高度关注。

这几起事件是否确实存在家长(监护人)家暴未成年人的情形,还需要警方调查回应公众关切。如果孩子确实因遭监护人殴打致死,要依法追究监护人的刑责;如果孩子的自杀是因长期遭遇家暴,虽自杀不属于刑事案件,但其监护人也将因家暴行为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2016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要切实反对家暴,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除了加强对家长(监护人)的教育,让他们“依法带娃”,尽到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外,更需要全社会对以管教为名的“棍棒教育”说不。不论是出于追求更高成绩,还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棍棒教育”都属于家暴,都需要明确制止。

虽然我国已经立法反对家庭暴力,但在现实中,有的家长(监护人)还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信奉棍棒之下出人才。有孩子考试没考满分、参加比赛没有取得好名次,家长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还有的家长(监护人)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而对于家长(监护人)打骂孩子,社会上还有不小的宽容度,看到家长打骂孩子也不劝阻,认为怎么管教孩子是人家自己家的事,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报警。

拿9岁棋手自杀轻生事件来说,据报道,福建省围棋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孩子当晚受了刺激跳楼自杀了,这是很突然的事情。他是个不错的苗子,但是谈不上是天才。孩子(轻生)应该是跟他家庭关系有关,父母离异,父亲对待孩子可能粗暴了一点,挺可惜的。”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听说其他家长在比赛中,也看到他父亲因为孩子输了棋,对他拳打脚踢,他们也当场劝诫他,也反映过(家暴问题)。”那么需要追问的是,围棋协会在接到其他家长的反映后报过警,由警方介入调查处理了吗?

这是落实反家暴法、保护未成年家庭成员免遭家暴的关键环节。因为如果对于家暴,周围人员、机构都认为这是私事,而非公事,怎么管教孩子是家长(监护人)的权利,那么,家暴就会被纵容。

保护未成年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对所谓的“棍棒教育”零容忍,这就是法律明确禁止的家暴行为。个人和机构都应该在发现家暴行为时,除了劝阻,还要报警,不能把家暴行为淡化为只是粗暴了一点。

司法机关在处理家暴问题时,也要严格依法对实施家暴者进行处罚,不能只是批评教育了事。反家暴法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为此,对家暴情节严重的家长(监护人),不但要依法剥夺其监护人资格,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如此,才能警示家长,并避免未成年人长期被家暴,最终酿成严重的家庭悲剧。(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