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如何应对“小额豁免”变动...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方
□ “小额豁免”政策的收紧与调整,是国际贸易的博弈,部分国家此举旨在遏制他国低值商品的全球贸易竞争力,并推动其本国供应链回流。
□ 面对贸易环境变化,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应推动供应链模式升级,减少对传统单一市场的依赖,充分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积极培育国际品牌,实施产品升级,提升品牌附加值。
近期,多个国家和组织陆续收紧“小额豁免”政策,引发跨境电商行业震动。据悉,“小额豁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中,是就进口货品设定的价值限额,只要不超过指定的价值或重量则准予免除税收,免除正式报关手续与申报程序,不同国家的豁免底线不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表示,“小额豁免”政策的收紧与调整,是国际贸易的博弈,部分国家此举旨在遏制他国低值商品的全球贸易竞争力,并推动其本国供应链回流。
近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国际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数字化平台和高效物流,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有助于全球供应链更灵活地配置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比2020年增长1万亿元。目前,我国已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跨境电商贸易主体超12万家,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
但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对本土产业保护的形势下,我国跨境电商势必面临挑战,需要作出及时调整。
政策变动冲击传统跨境模式。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分析师王昊月表示,短期看,依赖免税红利的低价商品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中小卖家面临生存挑战,依赖薄利多销模式的铺货型商家面临淘汰危险,行业集中度或将提高,尤其是服装、电子产品等品类受冲击较大。平台企业需重新核算物流和税收成本,加大海外仓或半托管模式投入,从“小批量直邮”转为“大批量海外仓备货”;长期看,政策变化将刺激行业加速转型。
政策变动让海外仓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加。海外仓一直是近些年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以菜鸟为例,其已在欧洲、北美、亚太等区域的18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40个海外仓。2025年,菜鸟海外仓将通过全链路供应链服务叠加行业专项解决方案,以及运费补贴、免仓租、极速赔付等权益,为“出海”商家带来多重保障。同时,还将在重点市场加大投入力度,升级本地仓配综合服务能力、自动化能力,让数智科技为中国品牌出海持续降本提效。
面对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我国从政策层面为“出海”企业护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专家表示,长期来看,跨境电商行业可能加速向海外仓、本土化运营等模式转型。
宋思源建议,面对贸易环境变化,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应推动供应链模式升级,提升本地化运营能力;实施多元化市场策略,减少对传统单一市场的依赖;充分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减轻成本压力,维护价格竞争优势;积极培育国际品牌,实施产品升级,增强客户品牌忠诚度,提升品牌附加值。
对于我国跨境电商下一步发展,业内人士表示,跨境电商企业需灵活调整市场布局和经营策略,同时也需要相关政策的及时有效支持,以便促进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平稳发展。
文档于: 2025-05-20 08:28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跨境电商如何应对“小额豁免”变动...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方□ “小额豁免”政策的收紧与调整,是国际贸易的博弈,部分国家此举旨在遏制他国低值商品的全球贸易竞争力,并推动其本国供应链回流。□ 面对贸易环境变化,我国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