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首码

今日首码

“幸福家政课”助妇女从灶台到职场华丽转身

中工网 114

“幸福家政课”助妇女从灶台到职场华丽转身...

原标题:辽宁省盘锦市妇联推进“家政进社区”(引题)

“幸福家政课”助妇女从灶台到职场华丽转身(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从家庭灶台到职业舞台,辽宁省盘锦市妇联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推进“家政进社区”项目,在家政服务的“小切口”里,书写着服务民生的“大文章”。据统计,通过该项目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的女性已有1762人,其中40—55岁女性占比达75%,工资从6000元到1.48万元不等,不仅让家政服务真正融入社区生活,也让越来越多的女性看到了在家门口实现职业发展的新可能

清晨7点,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乐园社区的家政服务驿站里,49岁的谭大姐正仔细检查着收纳工具箱。手机接单系统弹出新任务,她利落地戴上工牌,朝着客户家走去。“以前守着家里没收入,现在每月能接20多单,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赚钱贴补家用。”谭大姐的笑容里满是底气。

在盘锦,像谭大姐这样通过妇联推动的“家政进社区”项目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的女性,已有1762人。从家庭灶台到职业舞台,盘锦市妇联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在家政服务的“小切口”里,书写着服务民生的“大文章”。

家门口练就“十八般武艺”

“宝宝洗澡时,手腕要托住后脑勺,水流不能直冲耳朵……”在盘山县陈家镇的母婴护理课堂上,老师一边示范一边叮嘱。43岁的王女士跟着练习,额头沁出细汗却格外专注:“这种手把手实操教学太实用了,比‘光听理论不上手’强太多!”

为破解社区居民“想工作却难兼顾家庭”的困境,盘锦市妇联联合街道社区,指导两家巾帼家政企业推出“定制化培训计划”。课程聚焦母婴护理、收纳整理、老人陪护等10余项家庭刚需技能,创新采用“理论+实操+入户实习”三段式教学,考虑到学员多是要操持家务的中年女性和“宝妈”,培训还特意安排在周末或晚间,真正把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

两年来,50余场培训如春风化雨般,走进兴隆台区、双台子区、盘山县等地的25个社区,惠及学员2000余人次。在盘山县妇联组织的得胜街道培训中,一对计划开办私营养老院的夫妻,上完家政创业课后主动对接后续培训,最终成功取证。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越来越多的女性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新可能。

社区里架起“连心桥”

每月的第一个周六,河岸社区82岁的独居老人李桂芬都会盼来家政服务人员。他们不仅帮老人打扫房间、清洗衣物,还会陪老人唠家常、读报纸。“这些娃娃就像我的亲人。”老人握着家政员的手舍不得松开。自“家政进社区”工作启动以来,两家巾帼家政企业将公益服务作为打开民心的“金钥匙”,累计开展70余次公益活动,涵盖保洁、理发、养老慰问等便民项目。

在兴隆台区泰山社区,“双向招聘会+公益服务大集”热闹非凡。磨菜刀摊位前排起长队,居民们一边等待一边翻看招聘手册;母婴护理咨询台前,年轻父母认真了解服务内容。“这样的活动既解决了生活难题,还让我们对家政服务有了新认识。”居民张凤艳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些接地气的公益服务,不仅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更让家政服务真正融入社区生活。

小家政托起“大梦想”

从农村主妇到月薪1.48万元的金牌月嫂,徐凝的蜕变堪称范例。通过家政公司“育婴员—月嫂”的阶梯式培训,她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在公司的帮助下规划职业路径,如今带的徒弟都能独立接单。“以前围着灶台转,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徐凝的故事,正是盘锦妇联全链条赋能就业的生动写照。

当地通过与社区共建“家政服务驿站”,建立区域化用工数据库,根据学员住址、技能特长、时间偏好精准派单,打造“15分钟服务圈”。同时开通“培训合格即签约,线上派单灵活接”的就业绿色通道,给学员吃下“定心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在1762名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女性中,40—55岁女性占比达75%,月嫂、育婴师等高端岗位月薪可达1.2万—1.48万元,保洁、护理员等基础岗位也能拿到6000元。越来越多的“谭大姐”“徐凝”们,在家门口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文档于: 2025-05-20 08:53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5-20

“幸福家政课”助妇女从灶台到职场华丽转身...

2025-05-20

原标题:辽宁省盘锦市妇联推进“家政进社区”(引题)“幸福家政课”助妇女从灶台到职场华丽转身(主题)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从家庭灶台到职业舞台,辽宁省盘锦市妇联通过一系列...